中文名稱: 茵陳蒿 
‧英文名稱:  yinchenhao(譯音)(龍蒿tarragon)
‧學名: 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.
‧科別: 菊科( Asteraceae )艾屬(Artemisia)
‧別名: 草蒿草、茵蔯蒿、茵陳、蚊仔煙草
環保蚊香青、Honokazu(布農)、Taraozyon( 排灣)
‧原產地: 中國、臺灣
‧分佈: 臺灣全島的砂地、路旁、海濱、溪谷、及河床地均常見。
‧用途: 1. 驅蚊用:可用以驅逐蚊蟲; 亦可外用以泥劑、洗劑,及艾絨為主。
2.  藥用:挖取根部用刀切成小塊與水煎煮可治感冒。
全草乾燥後為中藥之茵陳蒿,可治療傳染性肝炎(有黃疸者效果佳),
小便赤短,風疹,瘡疥,胃炎,胃出血,感冒,纏身蛇之效用。
內服以湯劑和燉劑為主。性味:地上部分:苦、辛、涼。
效用:地上部分:清熱利濕,利膽退癀。
治黃疸,膽囊炎,膀胱溼熱,小便不利,風癢瘡疥。
‧莖: 莖直立或略呈傾臥狀,高 30~100 公分,老莖木質化,分枝甚多。
‧葉: 根生葉有柄,二回羽狀細裂,如細針狀。
‧花: 夏至秋季開花,頭狀花極多,形成疏鬆圓錐花序,小梗 0.1~0.2 公分長。
頭狀花綠白色,球形或卵形;總苞球形,無毛;兩性花狹漏斗狀,雌性花瓶狀,
先喘狹窄,基部較粗大。
‧果實: 蒴果長橢圓形,無毛。
‧特性: 多年生草本,每年春季由老莖再發新芽,故有「茵陳」之名。
其外型就像一棵小松樹般,較常見於海濱或河床間;多年生,
從三、四月開始由地底鑽出後,枝條亦由草質漸轉為木質化,
到了八、九月其枝條幾乎都呈木質狀;莖直立或略呈傾臥狀,高 30~100 公分,
老莖木質化,分枝甚多,根生葉有柄,二回羽狀細裂。夏至秋季開花,
頭狀花序排成圓錐狀,綠白色。蒴果長橢圓形。性喜向陽開闊的環境,
常在海灘或濱海斜坡間大片聚生。茵陳蒿由於生長環境不同,
在外形上亦有明顯差異,生長在海邊或砂地迎風坡的植枝較為短矮小,
莖葉上柔毛較多,葉子較短但相對地頭上花顯得較粗大;
而生長在河床或避風處的植株則較高,葉子較長,柔毛也較稀疏
 

有什麼草可以驅除蚊子?

满意答案:

七里香、驅蚊草、夜来香、茉莉花、薄荷等。

這些花草不但驅蚊效果好,而且經濟易行,對人体無任何傷害。

還可以為房间增加美感,净化空氣,擺在窗邊、賞心悦目,

特别是炎热夏天會令人神清氣爽囉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宜蘭桃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